坚决应对新冠疫情与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发布时间:2020-07-30

2020年2月15日,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主办的博智宏观论坛线上专题研讨会通过网络平台顺利召开,主题为“疫情对经济影响的判断、短期对策和中长期改革”,深圳市原副市长、哈工大(深圳)发展规划委员会主席唐杰参加并发言。


坚决应对新冠疫情与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第一,清醒地认识新冠疫情产生冲击的严重性


借鉴2003年情景,分析2020年国民经济可能遇到的冲击应当是可行的,也是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所需要的。考虑到新冠疫情确诊病例和死亡数已经分别是SARS的十倍和五倍,在未来一段时间仍有可能上升,我们可以确定地说,相对于SARS,新冠疫情对国民经济造成冲击可能是指数化的。


第二,新冠疫情冲击的三种表现形式


1.经济停滞与下行。SARS疫情以及世界范围更广泛案例证明,短期冲击引发的经济失速,在经济恢复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巨大的反弹冲力,这是偏乐观分析的依据。


2.失业或非充分就业增加。新冠疫情在引起了经济失速时引起严重的短期结构性失业。服务业是我国吸收劳动力最多行业,也是受冲击最大的行业,受影响的就业人口可能有3亿人。


3.若短期失业从月度到季度并延迟更长时间,可能形成广泛的社会稳定问题。


第三,坚决应对新冠疫情与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需要破解三个两难悖论


1.有效的防疫在于通过隔离防止新冠病毒扩散,但严格的隔离措施正在引起人口社会流动性的丧失;


2.防止结构性失业规模化和长期化需要放松隔离或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有弹性的隔离措施,但可能引起其它地区,特别是流动人口高度聚集的大城市出现新增确诊病例上升的情况;


3.当我们不能够对以上问题做出有效判断时,可能衍生出新的问题,优势医疗资源向局部地区集中,转而分兵把口。


实现坚决防控疫情与保障经济,特别是就业稳定之间的平衡需要有高超的政治胆略和智慧,也需要制定仔细周密富于弹性可灵活调整的政策措施体系。


第四,广泛地借鉴世界经验与加强公共卫生能力建设


1.从流行病学角度分析,新增案例下降是疫情得到控制的第一拐点;新增病例接近0时疫情开始收敛,为第二拐点;确诊病例存量接近为0,为第三拐点;疫情宣布解除。目前,新冠疫情已经达到第一个拐点,正在接近第二个拐点。因新冠确诊病例基数过大,第三个拐点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在此期间,仍然有可能出现个别的新增确诊新冠病例,但并不影响疫情总体收敛的趋势。


2.实现战胜新冠疫情与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目标,要求地方政府全面提升治理能力,当前的核心是提高公共卫生预防与处置能力。1918年西班牙流感疫情为近代史仅见,但有关分析表明,疫情区域高度集中,一些近邻区域所受影响并未显著提高,有公共卫生能力的地方和没能力地方的疫情差距巨大。从全国情况看,省区和城市间的发病率差异非常大,分布在千分之五到百万分之一的范围,全国平均的新增确诊发病率下降很快。


3.中央要推动和鼓励地方政府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以全国大局为重,积极引导流动人口有序返回工作地。按照省区和城市的公共卫生能力制定更加科学有弹性的隔离措施,条件好的地方弹性可以大一点,走得可以快一点。在新增确诊病例不改变疫情收敛趋势时,应当坚定地推动经济发展,增加实质就业。


4.强化地方政府公共卫生的处置能力的重点是提升流行病学调查与预测能力。 公共卫生能力需要基础设施建设,但科学合理的公共卫生预防措施,基于流行病学的疫情监控和预测能力可能是最重要的,武汉和湖北情况表明,防疫战线失守会产生大规模的医疗挤兑,再充足的医疗资源都无法应付。快速调动大学与研究机构计算数学人才支援流行病调查与预测研究具有迫切性和可操作性。


第五,要坚决防止短期冲击长期化,短期政策决定长期政策方向


从目前情况看,要做好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支持经济稳定发展的准备,同时需要认真研究精准发力的有针对性结构性支持政策,但应当清醒地看到,我们不能以应对短期冲击采取的应急性措施决定长期政策走向。努力争取在2月底-三月初实现湖北和武汉新增病例接近于0,使全国新增确诊病例得到有效控制。


1.要坚决克服两面性,防止从隔离不坚决转向过度隔离,过度关注新增确诊病例个数,并将此作为短期工作的核心考核目标。要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流行病学追踪与预测并重,合理透明的流行病学预测能够有效减缓不必要的社会恐慌。


2.实现两个转变为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创造条件。因流动人口返城返岗出现了新病例增加只要是有序可控,就不会引发社会恐慌。建议在二月下旬后,根据新增确诊病例的动态变化,各省区市做好将工作重心从居民社区隔离监控为主向生产地监管为主转变;加快从返城隔离向返岗工作的转变。流行病追踪的数据表明,新冠病毒的潜伏期可达三周;更精确的统计分析表明,新冠确认病例主体的潜伏期是五天内。若经过严格统计分析,能够确认这样一个标准,加上各地方政府公共卫生的能力增强,将隔离十四天转缩短为五天,可能会有5%或是更高一点的病毒携带者漏出去,但更深入细致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预测及防疫措施,可能做到整体有序可控。